close
我記得我念中學的時候,對數學和科學的「喜好度」非常高,不管是數學、物理、化學,還是地球科學,我都可以在考試上有不錯的成績,尤其是化學,我可以在各種化學考試中,獲得相當高分的成績,但也讓我誤以為,我的專長和興趣是「科學研究」。
我誤以為我自己對「化學」是相當擅長的,因為台灣教育對於 學生的學習衡量方式,主要就是透過「紙筆測驗」,少數科學競賽或許會加上實驗項目,但是大多數學生在中學時期,紙筆測驗幾乎就是決定學生學習的關鍵,許多 學校更是把實驗課程嚴重忽視,忘記了這才是科學教義的本質。從大學聯考到學測或指定考試,紙筆測驗終究都是科學教育最大的分數決定手段,哪怕學生根本不會 做實驗,只要考試考得夠好,依然可以在科學教育獲得高分數。然而,我卻沒注意到,獲得「高分」並不等於對科學「有興趣」,也不等於在科學領域是「專長」等 級。
我在中學時期,因為我能很快速的完成學校的化學「考試」,大學就進入化學領域鑽研,甚至取得高中的教師資格,我可以在大學 畢業後,成為高中化學教師。但是在大學四年的學習過程,我才徹底發現,我其實沒那麼喜歡「科學」。我對科學和自然現象是充滿好奇心,也想了解一些科學原理 或自然現象發生的來龍去脈,但是在高等教育裡的物理或化學學習過程,是在追求和探索科學的本質,或者透過大量的實驗,檢測科學現象或改善科學在現實生活的 運用方式。試著想想,你每個日子裡,透過改變不同參數或材料,不斷地重複類似的實驗過程,再透過實驗結果的數據比對,然後經過自己的邏輯分析,最後得出實 驗結果。如果是實用性質的實驗,或許還「有趣」一些,但如果是理論性質的實驗,對那些對科學並非很感興趣的研究者而言,其實是相當乏味的。
到了大學,我才知道,我不能因為可以在化學考試中取得高 分,就自認適合研讀化學系。興趣和是否可以從競賽過程中獲得好成績,完全是兩回事,而且競賽的方式和評分方式,也會大幅度影響競賽的結果,但有多少年輕學 子,能在中學學生時代,就能體悟這個道理?甚至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意識到這些變化,我在高中教書時,訪談過許多中學生,對於許多台灣中學生來說,在學校 把考試的成績考好,然後考上好大學,未來就能有機會邁向美好的人生;至於這個科系是不是我想念的,是不是我的興趣範圍,那是其次,重要的是我考進好大學, 對長輩和父母有了交代,只要順利拿到象徵大學學歷的畢業證書,後續就可以自己發展了。
這是台灣教育很大的問題。台灣許多年輕人幾乎都是從小一路求學到高中或大學,大多數年輕人都是23歲才進入社會工作。在求 學過程中,拿到文憑是優先考量,為何拿文憑和追求哪個領域的文憑,有空再來思考。2008年以後,碩士和博士數量大增,年輕人就業的年齡更晚了,而且進入 職場後,工作內容和學校所學通常不相容,兩者和自己真正的興趣可能又有很大的落差,但台灣職場重視學歷,所以又很難立刻轉換到其他領域求職,只好硬著頭皮 在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上繼續熬。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大多數的人並非真的喜歡讀大學或研 究所,而是因為害怕出社會或者不知道下一步要做啥,只好在學校念書。但求學必須要有目的,有些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要學習那些知識來學以致用,但許多 年輕人在學校不知道自己所求為何,不曉得未來社會的產業動向以及市場真正需求,只認為持有高學歷,未來有較高的機率可以找到好工作。事實上,這樣的心態, 不管怎樣學習,都是無頭蒼蠅浪費時間,因為那樣的求學沒有目的,就算有好成績也不踏實,只是在應付交作業,拖完時間得到學歷文憑,到職場上很可能無法和所 學技能銜接上,而這些早在中學就該輔導學生解決的問題,在台灣的教育系統裡,學生卻鮮少能獲得答案,甚至老師本身,壓根沒發現有這些問題,又或者老師們根 本不認為這是問題。
當我27歲,從澳洲、新加坡、中國等地累積歷練告一個段落後,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靠著自學把經濟學中的許多項目研讀完,也 實際從事過關於原物料產業、房地產產業、電子商務、證券金融等工作;我認為自己對於經濟領域的許多知識是有深入了解的,甚至我自己鑽研出幾項實用的研究, 可以真實運用在投資市場上。為了多了解一些市場經濟的知識,我決定到大學校園去旁聽經濟系的課程,過了一季的時間,我發現了另一個更有趣的問題:我經歷化 學、資訊工程的領域摸索期後,最後找到自己最有興趣的經濟,從事的工作領域也是經濟領域,但是如果我大學是念經濟相關領域,那麼我畢業後,很可能就會離開 經濟相關領域的職場,因為在大學課程裡學到的經濟相關知識如果要實際運用,恐怕會有一段落差,那對我在職場上的實質幫助不大,很難直接增加我繼續在經濟領 域奮鬥的意願。
我是對於經濟和金融領域極度有興趣的研究者,但是台灣的中學教育,卻讓我在高等教育的道路上,往科學領域發展,而不是往商 學或經濟領域,因為在中學階段,台灣教育裡面根本沒有經濟學,也沒有商業相關課程,即使到了高中,學校教師通常只能根據學生在數學競賽方面的分數,來判斷 學生是否對數理有濃厚的興趣,或者對商學有無興趣。這樣的判斷其實有相當大的盲點,因為在中學時期,針對學生性向和興趣探索做的不夠,加上過度專注在國 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等傳統學科的培養,忽視了許多生活必需的術科、藝術、電腦、商業、法律等項目,量化學生學習能力大多也只透過傳統的紙筆測驗, 嚴重缺乏邏輯思考和臨場反應類型的檢驗,種種的因素造成教師人員在輔導學生尋找性向的準確度,其實非常低落,而長久以來的文憑主義,掩蓋了這些缺點,讓教 育人員和家長誤以為,考試只要考得好,代表小孩的學習是沒問題的,然而這卻是問題的所在。
例如我在中學時期的國文考試分數普遍是相對低弱的,但很諷刺的,我後來的工作之一是全球財經和社會議題的作家,國文的考試 成績無法反映我在寫作方面的能力,讓我在大學以前,誤以為自己是不適合在文科方面發展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數學考試成績優秀並不代表該學生真的對數學有 興趣,有可能只是該學生很擅長數學考試,但是如果數學考試成績差,難道不會抑制該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嗎?
不同的評量或考試方式,會讓考試成績造成非常大的落差,例如讓猴子和獅子、烏龜比賽爬樹,或是比賽游泳,三者的表現可是天壤之別,引導獅子去游泳,烏龜去爬樹,這是顯而易見的讓他們去做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發展,用錯的評量或考試的方式,會讓教育的目的大打折扣。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IPNC_160713_1502.htm
我誤以為我自己對「化學」是相當擅長的,因為台灣教育對於 學生的學習衡量方式,主要就是透過「紙筆測驗」,少數科學競賽或許會加上實驗項目,但是大多數學生在中學時期,紙筆測驗幾乎就是決定學生學習的關鍵,許多 學校更是把實驗課程嚴重忽視,忘記了這才是科學教義的本質。從大學聯考到學測或指定考試,紙筆測驗終究都是科學教育最大的分數決定手段,哪怕學生根本不會 做實驗,只要考試考得夠好,依然可以在科學教育獲得高分數。然而,我卻沒注意到,獲得「高分」並不等於對科學「有興趣」,也不等於在科學領域是「專長」等 級。
我在中學時期,因為我能很快速的完成學校的化學「考試」,大學就進入化學領域鑽研,甚至取得高中的教師資格,我可以在大學 畢業後,成為高中化學教師。但是在大學四年的學習過程,我才徹底發現,我其實沒那麼喜歡「科學」。我對科學和自然現象是充滿好奇心,也想了解一些科學原理 或自然現象發生的來龍去脈,但是在高等教育裡的物理或化學學習過程,是在追求和探索科學的本質,或者透過大量的實驗,檢測科學現象或改善科學在現實生活的 運用方式。試著想想,你每個日子裡,透過改變不同參數或材料,不斷地重複類似的實驗過程,再透過實驗結果的數據比對,然後經過自己的邏輯分析,最後得出實 驗結果。如果是實用性質的實驗,或許還「有趣」一些,但如果是理論性質的實驗,對那些對科學並非很感興趣的研究者而言,其實是相當乏味的。
到了大學,我才知道,我不能因為可以在化學考試中取得高 分,就自認適合研讀化學系。興趣和是否可以從競賽過程中獲得好成績,完全是兩回事,而且競賽的方式和評分方式,也會大幅度影響競賽的結果,但有多少年輕學 子,能在中學學生時代,就能體悟這個道理?甚至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意識到這些變化,我在高中教書時,訪談過許多中學生,對於許多台灣中學生來說,在學校 把考試的成績考好,然後考上好大學,未來就能有機會邁向美好的人生;至於這個科系是不是我想念的,是不是我的興趣範圍,那是其次,重要的是我考進好大學, 對長輩和父母有了交代,只要順利拿到象徵大學學歷的畢業證書,後續就可以自己發展了。
這是台灣教育很大的問題。台灣許多年輕人幾乎都是從小一路求學到高中或大學,大多數年輕人都是23歲才進入社會工作。在求 學過程中,拿到文憑是優先考量,為何拿文憑和追求哪個領域的文憑,有空再來思考。2008年以後,碩士和博士數量大增,年輕人就業的年齡更晚了,而且進入 職場後,工作內容和學校所學通常不相容,兩者和自己真正的興趣可能又有很大的落差,但台灣職場重視學歷,所以又很難立刻轉換到其他領域求職,只好硬著頭皮 在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上繼續熬。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大多數的人並非真的喜歡讀大學或研 究所,而是因為害怕出社會或者不知道下一步要做啥,只好在學校念書。但求學必須要有目的,有些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要學習那些知識來學以致用,但許多 年輕人在學校不知道自己所求為何,不曉得未來社會的產業動向以及市場真正需求,只認為持有高學歷,未來有較高的機率可以找到好工作。事實上,這樣的心態, 不管怎樣學習,都是無頭蒼蠅浪費時間,因為那樣的求學沒有目的,就算有好成績也不踏實,只是在應付交作業,拖完時間得到學歷文憑,到職場上很可能無法和所 學技能銜接上,而這些早在中學就該輔導學生解決的問題,在台灣的教育系統裡,學生卻鮮少能獲得答案,甚至老師本身,壓根沒發現有這些問題,又或者老師們根 本不認為這是問題。
當我27歲,從澳洲、新加坡、中國等地累積歷練告一個段落後,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靠著自學把經濟學中的許多項目研讀完,也 實際從事過關於原物料產業、房地產產業、電子商務、證券金融等工作;我認為自己對於經濟領域的許多知識是有深入了解的,甚至我自己鑽研出幾項實用的研究, 可以真實運用在投資市場上。為了多了解一些市場經濟的知識,我決定到大學校園去旁聽經濟系的課程,過了一季的時間,我發現了另一個更有趣的問題:我經歷化 學、資訊工程的領域摸索期後,最後找到自己最有興趣的經濟,從事的工作領域也是經濟領域,但是如果我大學是念經濟相關領域,那麼我畢業後,很可能就會離開 經濟相關領域的職場,因為在大學課程裡學到的經濟相關知識如果要實際運用,恐怕會有一段落差,那對我在職場上的實質幫助不大,很難直接增加我繼續在經濟領 域奮鬥的意願。
我是對於經濟和金融領域極度有興趣的研究者,但是台灣的中學教育,卻讓我在高等教育的道路上,往科學領域發展,而不是往商 學或經濟領域,因為在中學階段,台灣教育裡面根本沒有經濟學,也沒有商業相關課程,即使到了高中,學校教師通常只能根據學生在數學競賽方面的分數,來判斷 學生是否對數理有濃厚的興趣,或者對商學有無興趣。這樣的判斷其實有相當大的盲點,因為在中學時期,針對學生性向和興趣探索做的不夠,加上過度專注在國 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等傳統學科的培養,忽視了許多生活必需的術科、藝術、電腦、商業、法律等項目,量化學生學習能力大多也只透過傳統的紙筆測驗, 嚴重缺乏邏輯思考和臨場反應類型的檢驗,種種的因素造成教師人員在輔導學生尋找性向的準確度,其實非常低落,而長久以來的文憑主義,掩蓋了這些缺點,讓教 育人員和家長誤以為,考試只要考得好,代表小孩的學習是沒問題的,然而這卻是問題的所在。
例如我在中學時期的國文考試分數普遍是相對低弱的,但很諷刺的,我後來的工作之一是全球財經和社會議題的作家,國文的考試 成績無法反映我在寫作方面的能力,讓我在大學以前,誤以為自己是不適合在文科方面發展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數學考試成績優秀並不代表該學生真的對數學有 興趣,有可能只是該學生很擅長數學考試,但是如果數學考試成績差,難道不會抑制該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嗎?
不同的評量或考試方式,會讓考試成績造成非常大的落差,例如讓猴子和獅子、烏龜比賽爬樹,或是比賽游泳,三者的表現可是天壤之別,引導獅子去游泳,烏龜去爬樹,這是顯而易見的讓他們去做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發展,用錯的評量或考試的方式,會讓教育的目的大打折扣。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IPNC_160713_1502.htm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