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6年級後段及7年級真是可憐的一群,
小時候大學還很少時,升學壓力很大,很努力地才考上
還算不錯的學校,後來遇到研究所熱潮,也只好再去考研所,
但畢業後雖然也是找到了還算可以的工作,但好位子都已經
被6年級前段班和5年級的人卡走了,剩下的位子都是需要新鮮的肝,
可惜我的肝不新鮮,也不太喜歡搞人際關係,
更不想成為民間企業22k或一天上班12小時的奴隸
故只好再花很多心血向國考挑戰,但最近的3%事件真是讓人無言,
以前的同事,比較有能力、有抱負的人都轉而參加國考了,
只剩某方面能力很強或年紀太大而走不掉的,
所以說這一代的年輕人真是可憐,只能當被壓榨的一群。
這是我在網路上偶然看到的一段文,我沒有批評的意思
我有另一種想法,當然這想法沒有對或錯,只是對未來態度的不同看法
6年級後段到整個7年級在2010年是20~35歲,這段時間的重點是網路
我也是七年級,剛好在中間的分水嶺,成長的日子裡,都有網路的影子
網路崛起的時代
6年級前段班和5年級的前輩網路學習的速度很難超越6年級後段到整個7年級
透過網路,資訊流通更快速,各類的資訊無遠國界,超越時間距離的限制
只要能夠駕馭網路搜尋,想學什麼幾乎都可以用比以往低的成本來得到
2000年以後的世界,不會電腦技能在資本化的社會裡幾乎是少ㄧ項利器
另外一項能力就是語言能力,6年級後段到整個7年級在台灣進入雙語時代
當時的成長背景,學英文風氣幾乎都在整個台灣盛行,這是踏入國際化的關鍵
當你擁有了電腦技能和語言能力,就代表你的競爭力不只在台灣
把戰場拉到國外,你的中文能力也是ㄧ項武器,完全是看自己能否善用
職場如戰場,把自己的騎兵調去打水戰,水兵調去打平原戰,當然事倍功半
執行效率操之在己,把工具用在對的地方,就是資源,用錯地方,就變垃圾
35歲以前,人生拼的是時間,35歲以後,人生拼的是經驗
能夠把時間轉換成有價的經驗,這是最重要的
雖然我這年齡層的人因為大學和研究所可能比上一輩的人延後4~6年出社會
但隨著時代科技醫療的進步,平均壽命延長了,能工作的年齡時段也拉長了
延後發生的事情還是會到來,ㄧ樣要有自己的想法去面對
眾人都去考研究所,不代表自己要去考研究所
眾人都去考公職,不代表自己要去考公職
理工科大部分都想進科技業,師範學術可能想進教職學校
文學商科甚至技職體系等等也是,90%的人想做啥,不代表自己也要跟從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做自己想做的,只有從眾的想法,最後就是成為那群人
ㄧ個人會演化成怎樣的際遇,自己的態度也有很大的關係
要麻雀變鳳凰,自己也要有想變鳳凰的上進心
如果自己不能改變大環境,那就換個大環境,這個時代,適者生存
任何時代都有各式各樣的人,6年級後段到整個7年級絕不是被壓榨的ㄧ群
只有自己先允許自己願意被壓榨了,別人才會來壓榨你
不願意,那就展現你的企圖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