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錄自PTT的fund版 作者isaacchen


新歐洲跌什麼? Why the New Falls with the Old?


今天要補充的是 自從歐盟東擴以來所謂的"新歐洲" (主要是中東歐)

是否能夠走出和老歐洲不同的道路呢?


自從8月股災後這些國家的主要走勢(從最高點到昨天的收盤價)


波蘭67772---->51123(1月10日)

http://www.bloomberg.com/apps/cbuilder?ticker1=WIG:IND


匈牙利 30132 ---> 25386(1月10日)

http://www.bloomberg.com/apps/cbuilder?ticker1=BUX:IND


捷克 1944--->1646 (1月10日)

http://www.bloomberg.com/apps/cbuilder?ticker1=PX:IND


土耳其 58900--->52351 (1月10日)

http://stockcharts.com/h-sc/ui


波蘭 -24% 匈牙利 -15.7% 捷克 -15.3% 土耳其 -11.1%


同期


德國 8117-->7713

http://stockcharts.com/h-sc/ui?s=$dax&p=D&yr=0&mn=4&dy=0&id=p71316421307


法國 5882-->5400

http://stockcharts.com/h-sc/ui?s=$cac&p=D&yr=0&mn=4&dy=0&id=p71316421307


一般印象中最慘的英國為 6751--->6222

http://stockcharts.com/h-sc/ui?s=$FTSE&p=D&yr=0&mn=4&dy=0&id=p71316421307


德國 -5% 法國 -8.1% 英國 -7.8%


從上述的數據中 我們可以發現

最好的土耳其表現還遠遜於同期最鳥的法英表現(德國在12月還創新高)

(即便我們扣掉昨天東歐普遍的2~3%跌幅 還是比不上老歐洲市場)

其中波蘭的24%跌幅離公認的"25%下跌=熊市"門檻更是只剩一步一遙

足堪和東方的日本相互輝映


東歐經濟有三個不穩定的因素 , 分別為


1.東歐特有的出口經濟

過往台灣曾被詬病"淺碟式經濟"

所謂勝極一時的加工出口區式出口導向經濟

也就是--->因應消費市場需求而產生供給

今天如果美國需要1萬顆燈泡 我們就趕快生產一萬顆 甚至兩萬顆 三萬顆

這種經濟的缺點就是 整體產業好就一起好 倒就一起倒

今天某產業成本太高做不下去了就整體收攤 或者是集體連根拔起一到海外


而發展中的歐洲 走的有點類似當初台灣崛起的路線

不過和台灣所不同的是

東歐的出口市場其實更為集中

舉個例子:

http://tinyurl.com/33vj92

這是波蘭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從中我們可以看到

2006年的出口額為109584,1百萬美金(第二行第一排的data)

其中出口到Developed countries(已開發國家)的份額為91089,4百萬

由此可看出波蘭整體出口對於已開發國家的依賴(將近9成)


更令人注意的是

其中對歐盟的出口為84738,1百萬美金

也就是說對已開發國家的出口中 對歐盟的內部貿易又高達九成

也就是單單對歐盟的出口就佔了波蘭對外出口的8成


我們再仔細看 對歐盟內部的出口

對德國    29 701,3百萬

義大利      7 153,9百萬

法國          6 823,1百萬

英國          6 254,0百萬

加一加 光是對主要的歐洲四老出口又超過了六成


也因此 老歐洲的經濟一但開始走疲 最大的首當其衝就是東歐

因為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區域對於老歐洲市場更加依賴的了


2.次貸問題將大為影響流入東歐的FDI


東歐經濟的構成另一個極為失衡的狀態即為

GDP的組成過分依賴外來投資(有些是熱錢)


來看看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外國直接投資

佔各國的GDP比例

                        Outward FDI     Inward FDI

Japan                           8.1     2.1

India                             1.6     7.3

Spain                           9.2     9.8

Turkey                          2.3     10.8   最喜歡的阿土伯

Greece                         5.2     10.8

Korea                           4.1     10.9

Italy                             16.3    12.8

United States            20.6    14.8

Iceland                       30.9    15.3

Poland                         0.6     16.3    藍波(請反著念)

OECD Total              23.4    18.7

Russian Federation 18.2    20.8

Austria                       23.2    21.1

Norway                      37.2    22.0

Germany                    27.5    24.7

Brazil                          11.5    26.7

Mexico                         3.3     28.0

South Africa              17.9    29.4

Finland                       43.8    29.5

France                       40.3    30.1

China                           3.1     31.2

Canada                      37.8    31.9

United Kingdom        58.9    32.9

Slovak Republic         1.6     34.5   slow fuxk...(*消音*)

Portugal                     27.2    39.7

Australia                     30.0    40.6

Denmark                    48.5    44.1

New Zealand             12.7    52.8

Czech Republic           3.5     52.9   神奇的傑克

Switzerland              110.2   54.5

Sweden                      58.5    56.7

Hungary                        5.9     61.4   匈奴後代

Netherlands                97.9    82.4

Ireland                         41.1    138.5

Luxembourg               60.2    144.5


來源:

OECD Factbook 2007: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tatistics - ISBN92-64-02946-X - ? OECD 2007


其中我們可以發現幾個特點

1. 日本不愧是最大金主 資金只出不進XD

2. 美國左手收錢右手投資的周轉率還蠻高的...XD

3. 中國是大吸血蟲 印度也是 不過依賴外資的程度差了超過4倍

   (呵..印度當然要留到談論印度一文的時候再來講囉..)


(重點在)

4. 已開發的老歐洲無論是對外投資和接收外來投資比例都遠高於其他地區

   這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關和國家特性有關(例如英國和盧森堡 金融業-->過路財神XD)


5. 東歐國家依賴(除波蘭和土耳其稍好)FDI的程度十分高

   相較我們所擔心的中國:中國依賴外資(31%)的比例已經算是高水味了

   但如匈牙利 捷克 斯洛伐克依賴外資的程度還遠在中國之上

   而其最大金主來源為老歐洲鄰居的投資

   +部分日本熱錢和油元


在次貸風暴 銀根緊縮的情形下(特別是此次美歐日都捲入其中)

這些深深依賴FDI維繫經濟成長的國家將受到嚴重衝擊


令人擔心的是 若看國債佔GDP比重

http://tinyurl.com/27vozo

上述所提到的國家都處在較高水平 大約和西歐的水平相符

可是別忘了西歐的國債較高多半是因應較高的社福要求

(例如資本主義國家的英國就遠較福利國家法國和德國為小)


外債(external debt)也是一樣

http://tinyurl.com/32fkj7

小小匈牙利的外債總額和台灣是不分軒輊的

土耳其的外債更是超越東亞的南韓(而南韓的外債事實上也已處多年新高

約和10年前金融風暴的水平相符)

別忘了 匈牙利的經濟規模(gdp)遠不及台灣的1/3

而中亞大國土耳其的經濟規模也根本還不到南韓的ㄧ半


問題還有

東歐國家普遍不像中國 俄羅斯或東南亞國家 擁有龐大外匯存底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foreign_exchange_reserves

這意味若發生金融的系統性風暴 或國際熱錢狙擊

其政府將束手無策

當然 在"歐元"這個保護傘下(土耳其無)

東歐是不至於發生多大的金融風暴啦

但大風暴可免 小風暴就不一定了

股市 就是其中一個可能修正的面向


3.國家經濟部門構成要素


之前在提到歐洲的時候

有解釋為何歐元升值對歐洲製造業所帶來的衝擊會較美國為大

讓我們再複習一下下面這張表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GDP_sector_composition

我們把歐洲拿來細看

會發現老歐洲對於製造業的依賴程度其實僅略高於老美(製造強國德國除外)

也就是說 如同亞洲一樣

10多年來老歐洲的製造業已經外移的差不多了

而其目的地即為鄰居的中東歐(如同我們和日本外移到東南亞和中國一樣)

上述的東歐國家 製造業佔GDP比重都超過3成以上

相較老歐洲或美國足足高出超過10多個百分點以上

且事實上 我們還應該把農業也加上去 因為農業在全球化的影響下

比較成本間的優勢也會影響一國的農業競爭力

不像西歐或美國 農業所佔GDP比例幾乎可以無視

在東歐農業仍然佔了相當的一部份

例如波蘭 5%  土耳其11%等等

隱含的意思則為 歐元(土耳其里拉亦同)升值 衝擊最大的除了德國之外

就是東歐了 不但打擊其出口不說

更會嚴重影響其產業競爭力(生產成本大增)


除此之外

還有一個大家比較常會忽略的面向就是

東歐的國家有相當多的國民是出國打拼的

(如同東南亞的外勞)

而其目的國多半是鄰近的英法美荷義等等

確實的數據恕我無法提供


不過可以提供一篇BBC的報導:)

http://news.bbc.co.uk/1/hi/uk/6109230.stm

1,500 migrants arrive in UK daily

文中是談論英國的例子

其中特別提到


Eastern European


However, the most striking figures relate to the eight Eastern European

nations that joined the European Union in 2004 - 80,000 people from the

so-called Accession Eight countries came to the UK for at least a year in

2005, up more than a half on the 52,000 of 2004.

大意就是 來自東歐八國的移民越來越多....


無論是合法或非法移民

不可否認的一點 就是這些移民的大多數工作是屬於受景氣影響比較大的工作

也就是一但老歐洲景氣走緩所受影響最大的一群

(通常經濟走緩時 外來移民引起的政治爭議也會較大XD)

這麼一來 無論是減少的國際匯款

還是人口回流回東歐產生的失業問題 都會導致東歐整體經濟面臨更大挑戰


綜觀上述三點

可以發現先前一文提到的"歐洲病"

初期病灶看似在西歐

但真正長遠的衝擊恐怕會是在東歐

有待觀察

-------------------------------------------------------------------


其實 投資東歐 乃至於新興市場的投資人應該有一個心理建設

就是----->漲可以漲的多 跌也可能會跌更多


這一波全球股市牛市其實是在已開發經濟體的強勁復甦下帶動

(日本 美國和歐洲同步發動)

在話題性以及比較基期的考量下 新興市場當然空間會更大

可是 一但開始修正

這些國家的下修幅度也將不會小

以歐洲來說 新興歐洲回檔的比老歐洲深或許是可以預見的


至於這些新興市場未來能否反彈 甚至創新高

個別地區和國家是有不同差異的 不能一蓋而論


-------------------------------------------------------------------

p.s.

補充一下

其實東歐的真正問題在於其人口資源組成和和未來的人口趨勢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e 的頭像
    joe

    Strategy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