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陣子在MSN群組或是Blog已經談過許多關於籌碼配置的內容,這篇Joe把重點放在投資商品的選擇上,在Joe的思維裡,選擇投資商品有三個因素,第一個是人口結構,這點談論的頻率相當高,第二個是報酬率,第三個複雜度太高,先略過不提



報酬率是熱錢流動方向的重要因素,當然(報酬率/風險)才是一個完整的因子,Joe在選擇投資標的時,並不會特定侷限在那些商品,而是觀察該商品未來的投資效益,假設Apple和HTC目前的股價分別是US$150和NT$400,如果預期未來Apple和HTC的股價可以分別達到US$400和NT$1250,那麼大多數人所選擇的會是HTC,基本上就算是NT$1000以下的價格,還是會有人願意購買,只是數量會大幅減少,選擇商品時,投資人會去衡量該商品的上漲空間,如果是上漲趨勢的商品,越後面買進的投資人,所面對的報酬率基本上是越來越低的,如果是下跌趨勢的商品,越後面放空的投資人,報酬率也是越來越低的,投資,不過是你將一種商品換成另外一種商品的過程。



2010年下半年以來,因為Joe認為眼下是極低利率的時期,加上美國正在轉型成製造業為主的產業型態,美國需要穩定的進口原物料當作製造成品的來源,有美國龐大的內需市場規模,美國本土企業的獲利自然會持續成長,而原物料產國只要有穩定的原物料出口額,那麼貨幣就能受惠而上漲,金屬、冬天到春天的農產品、貴金屬則是循環周期較短,所以Joe所傳達的都是以特定原物料、美國部分產業的股市或是經濟體質佳原物料產國的貨幣為主,在美國民間消費持續成長的前提下,全球對於能源和原物料的需求仍會穩健增長,基本面不至於太差,但原物料價格如果出現短期飆漲,或是油價暴漲,美國政府的報告就隨時會壓下來,而全球金融業則是會慢慢走向萎縮至少2到5年



所以選擇投資目標時,大多時候,我們應該觀察的是下一個投資商品在哪裡,而非專注在目前的趨勢上,所以當趨勢是∪時,應該做得是在可能的低點作分散進場布局的動作,當趨勢是∩時,應該做的是分散賣出的動作,當市場還在大力看好行情時,應該保守的回收獲利,當市場越來越看空行情時,應該緩和的買進相中的標的,這也是Kostolany為何說,投機中賺的錢是痛苦錢,先有痛苦,然後才有金錢,因為要撐過和市場唱反調的那段時期,漫長的等待過程中,往往都是先面對痛苦的



投資的思考是活的,不管是貨幣派、總體經濟、還是線圖分析都是各有各的優缺點,三者同時並用,可以判斷的線索更多,成功率和效率也能有所提升,但上述這些工具都只能幫投資人盡可能提升命中率,沒辦法100%完全命中,因為地球上永遠會有意外,你永遠猜不到日本、美國、紐西蘭等國突然又出現大地震,如同一個箱子裡面放入一個紅球和三個黑球,猜中黑球的機率是比較高的,但不代表你拿起來的一定是黑球,甚至連續重複一樣的動作數次,每次都剛好是紅球也可能發生,只是機率比較低,並不會為零,不管投資人是選黑還是選紅,都是在賭,兩邊都有獲勝的機會,但長期來看,選黑球的投資人,勝率會較高一些,所以即使自己的看法是對的,也要保持謙遜,獲利時,也不能夠自負,因為下一個階段就是又要忍受一段虧損摸底的過程,除非當莊家或者作弊,否則賭場上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法,在賭場常常可以聽到這句不該說的話「我早就對你說過了」,輸贏瞬息萬變,不管對自己的分析多有把握,籌碼配置上都要謹慎
,因為難保自己不會在下一個階段翻船,就像持有澳幣的投資人,2011年1月澳洲水災的時候慌了,3月哭了,4月又笑了,6月又哭了,7月又笑了,8突然又哭了,9月是痛哭,10月才笑了一個月,11月又哭了,一年之中就是不停的哭笑不得,長線來看,這只是小循環的一部分,一時之間的情緒實在不用變化太大



全球的熱錢在投資風險轉變時回流美國,如果熱錢是投資風險提高時流入美股,那麼全球景氣越好,美元價格會持續走升,但如果投資風險提高時,美元流入美國國債,那麼全球景氣越好,美元價格會持續走低,在目前的金融世界裡,美元和日幣是市場最大的貨幣供給來源,現階段是有美元來當作市場套利交易的主軸,當市場變成由日幣來當作套利資金時,這個轉變的過程就會讓全球投資市場出現一次大震盪,而下一次出現這個局勢的關鍵,早一點的話就是QE3,晚一點的話就是美國升息以前的數個月之內,以目前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來看,基本上只有投資風險過高時才能吸引熱錢,投資風險一降低,熱錢便會再度四處亂竄



歐債的問題已經是既定的事實
,人口結構已經轉為不利,歐盟和英國都是衰退之路,至少10~15年內不會有太大的起色,但地球經濟依然會持續進行,日本已經衰退了20年,但地球也沒有滅亡,原物料商品也不會跌到下市,當美國國債的殖利率與風險大幅縮小,熱錢自然是再度反向流回美股和部份原物料商品



不會變的主軸就是,美國經濟仍然在極緩慢成長,之前Joe從研究中提到,2011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是0.4%,第二季是頗差的1.3%,第三季最差至少要高於2.0%,因為低於2.0%的話,聯準會用QE3或QE4都沒救,市場會直接進入波浪上的趨勢波,再出現反彈就是b浪,而11月22號聯準會發布的GDP修正,從2.5%下滑到2.0%,剛好就踩在線上,完全合乎再次量化寬鬆的必要條件,仔細觀察報告內容,下滑的主要是庫存投資的數據,而民間消費則稍微下滑,這也是剛好踩在線上的數據,因為民間消費如果依然低迷,那麼QE3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QE3的目的是徹底扶正美國房地產的困境,而非關注在民間消費上,所幸民間消費的力道依然持續增強,QE3的推出才會有效果,按照目前美國不會陷入衰退的走勢來看,美國股市依然是下個階段最有利的投資商品,原物料和澳幣等商品則是適當的相對低點可以持有,只要美國製造業持續成長,原物料的需求就不致於大幅衰退



GDP報告的修正,讓市場對投資景氣的復甦感到較悲觀,所以跑過頭的行清,也得修正到符合美國經濟發展的水位,而適當的數據修正對市場是良性的,這也確保了第四季的經濟成長可以越過至少3%的水位,所以商品的行情得再等等了,農產品也是,雖然全球許多農產品的庫存對需求比持續創低點,但今年冬天晚到了,還激不起炒作的行情,所以要耐心等到市場還給基本面投資人一個公道,最後Joe再引用Kostolany的一句話,耐心是證券交易所裡最重要的東西,在證券所裡賺錢,不是靠頭腦,而是靠坐功,未來一季內,投資人要注意的是籌碼的配置,尤其是手上有大規模槓桿部位或是融資部位者,一定要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風險
,最好是相當有把握時才能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e 的頭像
    joe

    Strategy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