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當年的廣場協議黑手,推升日幣所產生的泡沫經濟,種下了日本日後長達十多年一厥不振的惡果。有人把這段國際角力的過程稱為「善於製造商品的國家」被「善於製造金錢的國家」擊敗。如今,這樣的場景即將再度上演一次。
這次的經濟學人以歐洲經濟為標題,寫出了評論文章"That shrinking feeling",文中首先討論了歐洲經濟所面臨的大困境,然後接下來就評論東歐的經濟局勢。好文是好文,不過出來的實在有些晚了= =
(有關歐洲經濟和東歐經濟,小i在今年初就已經撰文分析,和經濟學人現在開始關注的情況差不多
至於經濟學人的文章,因為時間有限無暇翻譯,或許也有版權相關的問題,全文就請有興趣的看官自行閱讀了。
不過,其中有一段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在此和大家分享:
Thomas Mayer, an economist at Deutsche Bank, detects feelings of dismay in Germany at the economy’s deterioration. After all, this was one of the few rich countries that skipped the global house-price boom. And unlike America, Germany is a supplier of global credit: its current-account surplus was a hefty 7.7% of GDP last year, according to the OECD. Mr Mayer thinks there is a belief in Germany that “we didn’t do all those bad things, so it’s not fair that we are suffering”.
簡單翻譯:Mayer發現了德國人對於經濟衰退的不快。畢竟,德國是少數富裕國家中躲過房地產泡沫的國家,而且和美國也不一樣,德國是全球信用的提供者:德國的貿易順差年佔GDP的7.7%,Mayer認為,德國人普遍相信
「我們啥壞事也沒幹,我們受苦是不公平的!」
「我們啥壞事也沒幹,我們受苦是不公平的!」
是啊...但是世間有時就是這麼不公平= =
經濟學人的分析是,即便德國並非泡沫經濟下的消費者,但是卻是資金以及信用的重要提供者,他們同是part of the game,因此難以倖免。但是經濟學人同樣指出,進入今年的時序以來,歐洲經濟的動能快速流失,主要國家經濟表現落後美國甚至英國的表現,讓人憂心。
我想,經濟學人沒有談論到的一個議題(我想半年後應該會談到XD 市場解讀總是會lag)
就是--> 善於製造商品的國家再度被善於製造金錢的國家擊敗!
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一年來的歷史:
首先,美國面臨了嚴重的房地產泡沫崩盤危機,以及其所衍生的信貸風暴。
一觸即發的大緊縮眼看就要成型,最糟糕的是,當時甚至還沒有人知道究竟樓子有多大!
然後無巧不巧,原物料在此時又飆上了新高,推升了通膨到了近年來的相對高點。
如果你是主事者,您該怎麼辦呢?
既然市場上面臨嚴重的資金緊縮,那麼,就必須要有人適時的提供資金。
而當時其實我們有兩種選擇。
1. 強力降息讓市場資金進一步寬鬆。
2. 強力升息讓吸金大法進一步加強。
前者會產生通膨問題,讓短線上美元貶值,並導致資金外流危機。
後者則會進一步打壓房地產,讓通膨徹底降溫,但是可能會讓短期的經濟陷入嚴重危機。
前者,等於是先救經濟,後對付通膨。
後者,就是先壓制通膨,後面再來考慮經濟成長。
事實上ECB是採用了較於偏向後者的作法,因此我們可以稍微拿來當最對照組,而成效至今也越來越明顯了。孰優孰劣,在此就不多作贅述。
今天要討論的,是為何Fed的措施會成功? ECB的措施會遭致失敗? 是FED的好運嗎?
吾人認為,這是因為FED一開始就掌握了正確的情勢研判,也採取了勝率較高的政策,絕非僥倖。
FED強力降息,企圖寬鬆市場上的貨幣供給,並不斷注資到市場中,很大程度緩解了美國次貸危機後的信用緊縮風暴。強力降息也進一步促成了弱勢美元,提振的美國的製造業和出口,一定程度上維繫了美國經濟的成長動能,並使失業率不再嚴重惡化。
上面這段推論,小i早在進一年前,已經說到不要再說了,現在看來似乎也了無新意了。
但是,這樣的推論,這樣的企圖,真的那麼順利嗎?
或者,我們該說,為何美國可以這樣稱心如意?Fed和美國政府的決策真的就這麼一帆風順,沒有受到挑戰?
甚至,我想,很多人或許最想問的一個問題就是,fed和小i,到底是不是好運矇中的XD???
那我就稍微分享一下一路以來的一些觀察面向好了,供大家參考,檢視一下。
如上篇在討論美國經濟曙光的議題時,小i曾說過,我也是會看錯,對於美國經濟的看法,或許在未來也會有盲點,甚至錯誤發生。例如美國的經濟成長動能是否能持續,就是一個很好的討論點。目前小i就所有能看到的數據研判,是傾向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但是,實際上真的不可能發生嗎?Who knows? 在投資的世界中,說老實話根本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重要的是,一但發生時,我們願不願意去誠實面對。
拉回本題,從fed一開始降息開始,事實上有兩個很重大的外部因素會嚴重影響fed決策的成敗。
首先是:
1.ECB跟進降息,導致美國因降息所能帶來的利益大幅縮減,難以轉嫁自身的經濟衰退到其他國家。
這點是很重要的觀察點,歐洲的經濟體在去年的時候事實上是比美國來的強健許多,若是跟進降息,歐元或許仍會升值,但是絕對不會升的像後來那麼誇張,嚴重背離基本面的歐元升值從根本上傷害歐洲經濟的長期競爭力。
這點先前已多有討論。ECB甚至在這一年間還又升了一次息(今年七月,最諷刺的是8月份公佈的第二季GDP成長數值歐元區竟然已經負成長了= = 那麼七月份這次的升息不知道是在幹麻...補上最後一支腳還是最後一根羽毛嗎??
由此也可知道ECB掌握經濟數據變化的能力有多麼遲鈍低落了..)
而在去年第四季的這段時間,已經可以看出ECB下定決心採用和Fed完全不同的政策模式了,這麼一來,等於是化解了fed或美國政府心頭大患。
接下來還有個大危機:
2. 外來資金因為美元大幅貶值所導致的瘋狂撤出危機。
這個也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一但這些外來資金大舉撤出美國,那會嚴重推升美國的借貸成本(又不得不借,因為嚴重的雙赤字),並進一步讓FED寬鬆貨幣的印鈔機政策受到嚴重挫敗。
不過....抱歉,從去年第四季觀察到目前為止,外來資金不但沒有大舉撤出美國,甚至相較往年還有略為增加,這幾乎就已經註定FED的政策即將成功。
試想,如果連面臨這麼大的危機和資產貶值風暴,都不會導致外來資金撤出美國,那麼,只要美國經濟有所回穩,這還會是個問題嗎?
這代表美元貶值的根源主要來自於美國國境外的美元持有者轉換幣別導致(2/5美元交易在境外),這基本上不影響外國人持有美元資產的趨勢,也不影響美國經濟的基本面。
講個題外話好了,美國政府針對上述兩個隱憂,當時有沒有腹案呢?
也就是說,若是上面兩個隱憂成為事實,美國政府是否有對應政策呢?
其實是有的,最後的王牌就是-->打伊朗
一但上述兩個隱憂成真,打亂了美國政府的佈局,那麼打伊朗就成為勢在必行的舉動了。
因此伊朗改採歐元計價石油(促成美元大舉走弱),以及中東金主大舉金援美國金融業(維繫對美元資產的信心),在我觀來,都不是單一事件,而是縝密大計畫的一環,伊朗又不是白痴,哪這麼傻,有錢不賺想要戰爭呢??
當然後來這兩個隱憂都沒有成真,攻伊計畫自然也就沒有實行的必要了,這是後話。
好的,既然這兩個隱憂都不成為隱憂,基本上整個趨勢就已經大致底定了。
也就是美歐兩地貨幣和經濟成長的長期發展趨勢早已經底定(大約在今年第一季就已經成形),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接下來就只剩下短期趨勢了,也就是,兩地情勢何時逆轉?
這個逆轉點就在:美國經濟成長率正式超越歐洲經濟成長率。
這個情況在今年第一季已經發生,美國雖然採用年率annualized的算法還落後歐洲,但是採用歐洲的算法經濟成長率已經小幅超越歐洲了,當時小I也有撰文討論,提醒大家,趨勢即將逆轉,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而在今年第二季,採用美國計算標準,歐洲經濟成長率是+1.5% 美國是+1.9% 採用歐洲計算標準,美國是+0.5% 歐洲是-0.8% 兩種計算方式皆已經落後美國了,於是壓抑已久的美元終於再也壓抑不住,展開了一年多來最強勢的反攻,意外嗎?事實上,這不過只是開胃菜罷了。
歐元國王的新衣被揭穿了,國際資金轉移的大趨勢正式揭露在世人面前。
美國再度展開吸金大法,無論是股債表現都展現了迥異於其他地區的態勢。
目前大約就進行到這裡,但事實上還會有最終階段。
美元和美國經濟大舉反彈,美國吸金大法火力全開,龐大的外來廉價資金取代FED成為市場上最大的印鈔機,相輔相成,成為推升經濟復甦的最大動能,提早結束此波的經濟危機。
事實上,在美元空頭走勢的這幾年中,美國大量流出的國內資金,無論是在歐元或是新興市場基本上已經累積了龐大的收益部位。此時若是開始剪羊毛,大舉匯回國內,會產升不小的資金動能。
美元走強,將會進一步刺激民間消費的強勁復甦和美國房地產的落地反彈(最重要),至於進出口和雙赤字?Who cares? 等幾年後新的泡沫又破了再來擔心吧XD
當然,行文自此,大家應該還是有不少問題。
例如,美元若是反彈過速,不是會傷害到美國當前的出口業,那麼在美國經濟仍未脫離險境的當下,若是搞個不好,不是弄巧成拙?甚至,美元升值過速的話,海外收益就會大幅侵蝕,那不是殺雞取卵?
我想,這樣的concern是很有道理的,因此美元升值應該不會一步到位,中間還是很有可能有回檔整理,關鍵就是要密切觀察Fed會不會再採行最後一次的預防性降息措施。若是Fed再度降息,美元可能會再度遭受挫折,但是我會以利空出盡視之,事實上,綜觀當前的美國經濟,再採用一次的退稅或是降息亦是不錯的選項,可以確保通縮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若是最終這兩項措施都沒有採用,那就代表fed和美國政府內部掌握的未來經濟成長動能比外界所看到的還要來的強勁,那麼就更不宜以負面心態解讀了。
另外一個可能會有的問題就是,過多的外來資金湧入美國會不會導致通膨惡化?畢竟小i在過去曾經強調新興國家之所以無法壓制通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這些國家沒有有效限制過多外來熱錢的流入。
關於這點,其實也是不必要的擔心。這是因為美國市場有其特殊性。
1..房地產還在谷底...金融業也還在加護病房,緊縮力道仍強...不宜小覷。
2.美國公部門和民間消費部門消費金額極其龐大,年總額高達13兆元以上,區區增加幾千億美元的外來熱錢要推升整體的通膨水準,有其困難度。
3. 就算經濟真的開始熱絡,美國也會為這些熱錢開設很多五花八門的"賭場",所以熱錢不會通通擁到市場上XD
大致就是這樣了,希望大家仔細思考這樣的趨勢成型的可能性,並思索如何從這樣的趨勢中攢得財富,或至少明哲保身。
比方說:歐洲進口需求恐怕接下來會開始大幅衰退,美國此次的經濟成長短期內卻是建立在提高本地生產和減少進口的基礎上...那麼...@@...??
一點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有錯請指正也歡迎發問,感恩。
izaax
免責聲明
此評論所包含之資料及意見僅供參考,任何瀏覽網站的人士,須自行承擔一切風險,本評
論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當年的廣場協議黑手,推升日幣所產生的泡沫經濟,種下了日本日後長達十多年一厥不振的惡果。有人把這段國際角力的過程稱為「善於製造商品的國家」被「善於製造金錢的國家」擊敗。如今,這樣的場景即將再度上演一次。
這次的經濟學人以歐洲經濟為標題,寫出了評論文章"That shrinking feeling",文中首先討論了歐洲經濟所面臨的大困境,然後接下來就評論東歐的經濟局勢。好文是好文,不過出來的實在有些晚了= =
(有關歐洲經濟和東歐經濟,小i在今年初就已經撰文分析,和經濟學人現在開始關注的情況差不多
[舊文]淺談歐洲經濟(2) | |
[舊文]淺談歐洲經濟(1) |
至於經濟學人的文章,因為時間有限無暇翻譯,或許也有版權相關的問題,全文就請有興趣的看官自行閱讀了。
不過,其中有一段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在此和大家分享:
Thomas Mayer, an economist at Deutsche Bank, detects feelings of dismay in Germany at the economy’s deterioration. After all, this was one of the few rich countries that skipped the global house-price boom. And unlike America, Germany is a supplier of global credit: its current-account surplus was a hefty 7.7% of GDP last year, according to the OECD. Mr Mayer thinks there is a belief in Germany that “we didn’t do all those bad things, so it’s not fair that we are suffering”.
簡單翻譯:Mayer發現了德國人對於經濟衰退的不快。畢竟,德國是少數富裕國家中躲過房地產泡沫的國家,而且和美國也不一樣,德國是全球信用的提供者:德國的貿易順差年佔GDP的7.7%,Mayer認為,德國人普遍相信
「我們啥壞事也沒幹,我們受苦是不公平的!」
「我們啥壞事也沒幹,我們受苦是不公平的!」
是啊...但是世間有時就是這麼不公平= =
經濟學人的分析是,即便德國並非泡沫經濟下的消費者,但是卻是資金以及信用的重要提供者,他們同是part of the game,因此難以倖免。但是經濟學人同樣指出,進入今年的時序以來,歐洲經濟的動能快速流失,主要國家經濟表現落後美國甚至英國的表現,讓人憂心。
我想,經濟學人沒有談論到的一個議題(我想半年後應該會談到XD 市場解讀總是會lag)
就是--> 善於製造商品的國家再度被善於製造金錢的國家擊敗!
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一年來的歷史:
首先,美國面臨了嚴重的房地產泡沫崩盤危機,以及其所衍生的信貸風暴。
一觸即發的大緊縮眼看就要成型,最糟糕的是,當時甚至還沒有人知道究竟樓子有多大!
然後無巧不巧,原物料在此時又飆上了新高,推升了通膨到了近年來的相對高點。
如果你是主事者,您該怎麼辦呢?
既然市場上面臨嚴重的資金緊縮,那麼,就必須要有人適時的提供資金。
而當時其實我們有兩種選擇。
1. 強力降息讓市場資金進一步寬鬆。
2. 強力升息讓吸金大法進一步加強。
前者會產生通膨問題,讓短線上美元貶值,並導致資金外流危機。
後者則會進一步打壓房地產,讓通膨徹底降溫,但是可能會讓短期的經濟陷入嚴重危機。
前者,等於是先救經濟,後對付通膨。
後者,就是先壓制通膨,後面再來考慮經濟成長。
事實上ECB是採用了較於偏向後者的作法,因此我們可以稍微拿來當最對照組,而成效至今也越來越明顯了。孰優孰劣,在此就不多作贅述。
今天要討論的,是為何Fed的措施會成功? ECB的措施會遭致失敗? 是FED的好運嗎?
吾人認為,這是因為FED一開始就掌握了正確的情勢研判,也採取了勝率較高的政策,絕非僥倖。
FED強力降息,企圖寬鬆市場上的貨幣供給,並不斷注資到市場中,很大程度緩解了美國次貸危機後的信用緊縮風暴。強力降息也進一步促成了弱勢美元,提振的美國的製造業和出口,一定程度上維繫了美國經濟的成長動能,並使失業率不再嚴重惡化。
上面這段推論,小i早在進一年前,已經說到不要再說了,現在看來似乎也了無新意了。
但是,這樣的推論,這樣的企圖,真的那麼順利嗎?
或者,我們該說,為何美國可以這樣稱心如意?Fed和美國政府的決策真的就這麼一帆風順,沒有受到挑戰?
甚至,我想,很多人或許最想問的一個問題就是,fed和小i,到底是不是好運矇中的XD???
那我就稍微分享一下一路以來的一些觀察面向好了,供大家參考,檢視一下。
如上篇在討論美國經濟曙光的議題時,小i曾說過,我也是會看錯,對於美國經濟的看法,或許在未來也會有盲點,甚至錯誤發生。例如美國的經濟成長動能是否能持續,就是一個很好的討論點。目前小i就所有能看到的數據研判,是傾向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但是,實際上真的不可能發生嗎?Who knows? 在投資的世界中,說老實話根本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重要的是,一但發生時,我們願不願意去誠實面對。
拉回本題,從fed一開始降息開始,事實上有兩個很重大的外部因素會嚴重影響fed決策的成敗。
首先是:
1.ECB跟進降息,導致美國因降息所能帶來的利益大幅縮減,難以轉嫁自身的經濟衰退到其他國家。
這點是很重要的觀察點,歐洲的經濟體在去年的時候事實上是比美國來的強健許多,若是跟進降息,歐元或許仍會升值,但是絕對不會升的像後來那麼誇張,嚴重背離基本面的歐元升值從根本上傷害歐洲經濟的長期競爭力。
這點先前已多有討論。ECB甚至在這一年間還又升了一次息(今年七月,最諷刺的是8月份公佈的第二季GDP成長數值歐元區竟然已經負成長了= = 那麼七月份這次的升息不知道是在幹麻...補上最後一支腳還是最後一根羽毛嗎??
由此也可知道ECB掌握經濟數據變化的能力有多麼遲鈍低落了..)
而在去年第四季的這段時間,已經可以看出ECB下定決心採用和Fed完全不同的政策模式了,這麼一來,等於是化解了fed或美國政府心頭大患。
接下來還有個大危機:
2. 外來資金因為美元大幅貶值所導致的瘋狂撤出危機。
這個也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一但這些外來資金大舉撤出美國,那會嚴重推升美國的借貸成本(又不得不借,因為嚴重的雙赤字),並進一步讓FED寬鬆貨幣的印鈔機政策受到嚴重挫敗。
不過....抱歉,從去年第四季觀察到目前為止,外來資金不但沒有大舉撤出美國,甚至相較往年還有略為增加,這幾乎就已經註定FED的政策即將成功。
試想,如果連面臨這麼大的危機和資產貶值風暴,都不會導致外來資金撤出美國,那麼,只要美國經濟有所回穩,這還會是個問題嗎?
這代表美元貶值的根源主要來自於美國國境外的美元持有者轉換幣別導致(2/5美元交易在境外),這基本上不影響外國人持有美元資產的趨勢,也不影響美國經濟的基本面。
講個題外話好了,美國政府針對上述兩個隱憂,當時有沒有腹案呢?
也就是說,若是上面兩個隱憂成為事實,美國政府是否有對應政策呢?
其實是有的,最後的王牌就是-->打伊朗
一但上述兩個隱憂成真,打亂了美國政府的佈局,那麼打伊朗就成為勢在必行的舉動了。
因此伊朗改採歐元計價石油(促成美元大舉走弱),以及中東金主大舉金援美國金融業(維繫對美元資產的信心),在我觀來,都不是單一事件,而是縝密大計畫的一環,伊朗又不是白痴,哪這麼傻,有錢不賺想要戰爭呢??
當然後來這兩個隱憂都沒有成真,攻伊計畫自然也就沒有實行的必要了,這是後話。
好的,既然這兩個隱憂都不成為隱憂,基本上整個趨勢就已經大致底定了。
也就是美歐兩地貨幣和經濟成長的長期發展趨勢早已經底定(大約在今年第一季就已經成形),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接下來就只剩下短期趨勢了,也就是,兩地情勢何時逆轉?
這個逆轉點就在:美國經濟成長率正式超越歐洲經濟成長率。
這個情況在今年第一季已經發生,美國雖然採用年率annualized的算法還落後歐洲,但是採用歐洲的算法經濟成長率已經小幅超越歐洲了,當時小I也有撰文討論,提醒大家,趨勢即將逆轉,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而在今年第二季,採用美國計算標準,歐洲經濟成長率是+1.5% 美國是+1.9% 採用歐洲計算標準,美國是+0.5% 歐洲是-0.8% 兩種計算方式皆已經落後美國了,於是壓抑已久的美元終於再也壓抑不住,展開了一年多來最強勢的反攻,意外嗎?事實上,這不過只是開胃菜罷了。
歐元國王的新衣被揭穿了,國際資金轉移的大趨勢正式揭露在世人面前。
美國再度展開吸金大法,無論是股債表現都展現了迥異於其他地區的態勢。
目前大約就進行到這裡,但事實上還會有最終階段。
美元和美國經濟大舉反彈,美國吸金大法火力全開,龐大的外來廉價資金取代FED成為市場上最大的印鈔機,相輔相成,成為推升經濟復甦的最大動能,提早結束此波的經濟危機。
事實上,在美元空頭走勢的這幾年中,美國大量流出的國內資金,無論是在歐元或是新興市場基本上已經累積了龐大的收益部位。此時若是開始剪羊毛,大舉匯回國內,會產升不小的資金動能。
美元走強,將會進一步刺激民間消費的強勁復甦和美國房地產的落地反彈(最重要),至於進出口和雙赤字?Who cares? 等幾年後新的泡沫又破了再來擔心吧XD
當然,行文自此,大家應該還是有不少問題。
例如,美元若是反彈過速,不是會傷害到美國當前的出口業,那麼在美國經濟仍未脫離險境的當下,若是搞個不好,不是弄巧成拙?甚至,美元升值過速的話,海外收益就會大幅侵蝕,那不是殺雞取卵?
我想,這樣的concern是很有道理的,因此美元升值應該不會一步到位,中間還是很有可能有回檔整理,關鍵就是要密切觀察Fed會不會再採行最後一次的預防性降息措施。若是Fed再度降息,美元可能會再度遭受挫折,但是我會以利空出盡視之,事實上,綜觀當前的美國經濟,再採用一次的退稅或是降息亦是不錯的選項,可以確保通縮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若是最終這兩項措施都沒有採用,那就代表fed和美國政府內部掌握的未來經濟成長動能比外界所看到的還要來的強勁,那麼就更不宜以負面心態解讀了。
另外一個可能會有的問題就是,過多的外來資金湧入美國會不會導致通膨惡化?畢竟小i在過去曾經強調新興國家之所以無法壓制通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這些國家沒有有效限制過多外來熱錢的流入。
關於這點,其實也是不必要的擔心。這是因為美國市場有其特殊性。
1..房地產還在谷底...金融業也還在加護病房,緊縮力道仍強...不宜小覷。
2.美國公部門和民間消費部門消費金額極其龐大,年總額高達13兆元以上,區區增加幾千億美元的外來熱錢要推升整體的通膨水準,有其困難度。
3. 就算經濟真的開始熱絡,美國也會為這些熱錢開設很多五花八門的"賭場",所以熱錢不會通通擁到市場上XD
大致就是這樣了,希望大家仔細思考這樣的趨勢成型的可能性,並思索如何從這樣的趨勢中攢得財富,或至少明哲保身。
比方說:歐洲進口需求恐怕接下來會開始大幅衰退,美國此次的經濟成長短期內卻是建立在提高本地生產和減少進口的基礎上...那麼...@@...??
一點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有錯請指正也歡迎發問,感恩。
izaax
免責聲明
此評論所包含之資料及意見僅供參考,任何瀏覽網站的人士,須自行承擔一切風險,本評
論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